
个人简介:
田方圆,女,博士,九三学社社员,讲师,硕导
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风险防控与保险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类工效学会人机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人员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神经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陕西省应急管理学会理事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家库专家
西安市应急安全人因智能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安全》期刊青年编委
工信部人工智能应用集成设计开发工程师
聚焦于安全、管理、认知神经和工效学视域下的安全人因工程、人机协同、应急管理和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ESI一篇,被引642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陕西省哲社研究专项等10项科研基金,出版专著一部;参与国家基金4项,横向3项;参与讲授《安全管理学》获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获2023年度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
一、研究领域和招生方向
研究方向:安全人因工程,人机协同安全,安全应急管理,职业安全与健康
主讲课程:《安全管理学》《管理工效学》《神经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学》《应急物流管理》《商业认知与领导力》
招生学科:
1)学术型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
2)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业工程与管理(MEM)、工商管理(MBA)
课题组目前经费充足、研究方向前沿,组内氛围活跃,常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仍有学硕和专硕名额),欢迎管理科学大类、安全工程、机械自动化、软件、交通等领域的优秀学子通过推免、考研等方式加入本课题组!请电子邮件发送简历与成绩单联系我。本科生在大二后有意愿参与一些科研工作,开展大创、市调项目或参与各类竞赛的也可以通过邮件联系。
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雁塔校区煤科大楼910室
邮箱:tfy@xust.edu.cn
微信:tfy_402
二、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智慧矿山调度员自动化自满不安全行为预警研究”(项目编号:52504244),主持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眼—脑实验的矿工风险感知画像与不安全行为个性化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3XJC630011),主持
[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脑科学视域下的风险型矿工不安全行为动态预警模型研究”(项目编号:2024JC-YBQN-0499),主持
[4]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青年项目,“应对陕西省矿工老龄化安全风险:基于认知神经方法的不安全行为精准预控研究”(项目编号:2024QN122),主持
[5]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生理-心理实验的风险型矿工不安全行为智能预警研究”(项目编号:23JK0551),主持
[6]榆林市科学技术局项目,“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情境下煤矿高层决策者态势感知研究”(项目编号:CXY-2022-159),主持
[7]西安科技大学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面向人机协同的智慧矿山调度员自动化自满行为风险预警研究”(项目编号:2025YQ3-11),主持
[8]西安科技大学校哲社繁荣计划项目,“认知神经科学赋能的矿工行为安全管理新质生产力研究”(项目编号:2024SY07),主持
[9]中国人类工效学会-津发优秀青年学者联合研究基金项目,“基于眼-脑实验的数字界面交互险兆认知机理研究”(项目编号:CES-Kingfar-2019-004)主持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煤矿工人群体中非正式组织形成演化规律及对不安全行为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52074214),参与
[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多元协同视角下重大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资源整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XGL025),参与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源信息融合和犹豫模糊决策视域下煤矿高概率险兆事件识别与仿真研究”(项目编号:51874237),参与
三、教学项目
[1]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数智应急安全人机协同实验中心”(项目编号:2507032817),主持
四、代表性学术论文
[1]Tian F, Li H, Tian S, et al.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ordinary Chinese citizens based on SCL-90 during the level I emergency response to COVID-19[J]. Psychiatry Research, 2020, 288.(ESI,JCR一区,SCI/SSCI,他引次数:642)
[2]Tian F, Qiu W, Li H, et al. Understanding miners' risk decisions: A multimodal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job burnout,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2025, 107: 103753.(SCI/SSCI,安全科学领域高质量期刊)
[3]Mao J, Tian S,Tian F*, 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l miners’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risk propensity: Evidence from fNI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2025, 107: 103750.(SCI/SSCI,安全科学领域高质量期刊)
[4]田方圆,赵子怡,邱伟帅,等.基于调节焦点理论的矿工风险决策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5,35(07):133-140.(EI,中国科协高质量期刊T1)
[5]田方圆,陈祖杰,李红霞.基于SOR理论的快递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5(EI,中国科协高质量期刊T1,已录用)
[6]Tian F, Qiu W, Li H, et al. A Multimodal Physiological-Psychological Data-Driven Study on Differentiation in Miners’ Job Burnout and Risk Preferences[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4.15:1438772.(SSCI,JCR二区)
[7]Tian F, Li H, Tian S, et al.Is there a difference in brai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between Chinese coal mine workers who have engaged in unsafe behavior and those who have no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1): 509.(SCI/SSCI,JCR一区)
[8]Tian F, Li H, Tian S, et al.Effect of shift work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Chinese coal mine workers: a resting-state fNIRS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7), 4217.(SCI/SSCI,JCR一区)
[9]田方圆,田水承,李红霞等.新冠疫情下民众心理特征与应急管理体系完善[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11): 30-36.(中国科协高质量期刊T1)
[10]田水承,王清焱,李红霞,田方圆*,宁世强,冯帅.神经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及系统模型构建[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5,45(01):26-34.(北大核心)
[11]Tian C, Li H, Tian S,Tian F*, Yang H. The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 linki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with miners’working memory: an fNIRS study.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24, 18:1414679.(SCI/SSCI,JCR一区)
五、获奖
[1]基于智能终端的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状态快速检测系统研究,2023年度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15(2024年)
[2] 2025年西安科技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